-- 作者:88ht0032
-- 时间:2009-03-24 17:42:17
-- 主题:华天酒店 玩转资本魔方整体上市提速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用徐志摩的这句诗歌,来形容49岁的一丝不苟的华天掌门人陈纪明,似乎有些调侃的味道。 
    其实不然,这就是他强调“服从是一种力量”内核披戴的外衣。这个高大儒雅的温州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与人沟通时,总是欠身职业微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也只有在这时,他的威严和强悍才得以瞬间稀释消弭,也正是通过这“温柔一刀”,华天的改头换面才得以疾慢如仇的,在事缓则圆的湖湘沃土里迅速行进中。 
    2月4日,执掌华天集团核心资产华天酒店(000428.SZ)十年之久的陈纪明,终于坐上了华天集团总裁、法人代表的位置。他以江浙人的精明和湖湘人的隐忍,守得云开见月明,将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的法人代表双双揽入怀中,终成正果。尽管仍然是华天集团的副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但这已经足够了,足够陈纪明来加速华天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提速华天进入全国旅游企业前三甲的步履。 
    说起华天,湖南人的情节可谓是浓得化不开。 
    这家1985年开业的原湖南省军区第二招待所,后来成为湖南首家五星级酒店,独领湖南酒店业风骚数年。1996年7月,华天酒店上市,成为华天集团第一家上市公司,当时的华天集团法人朱方地亲任董事长。1997年,华天集团收购成都企业银河动力(000519.SZ),是为华天系第二家上市公司。1998年,“霸王”朱方地因经济问题被查处后自杀。 
    1999年,“强人”朱金武由湖南省经委调任华天集团董事长,这也标志着华天集团正式成为湖南省政府麾下的企业。2003年9月,华天集团为第一大股东的力元新材(现更名为“科力远”600478.SH)上市。至此,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华天系悄然出世,成为昔日“资本湘军”五大系之一(详见笔者文章《资本湘军三分天下今余一》)。 
    2005年,朱金武被湖南省纪委双规落马。同年11月,原湖南省包装总公司总经理贺坚出任华天集团董事长。这位慈眉善目的湘潭人办公室里悬挂着与星云法师的大幅合影,想必他是深谙“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的偈语。 
    2006年,华天集团退出力元新材,华天系解体。也正是渐次的卸下非主业资产,贺坚+陈纪明之力求和谐的领导格局,才使得华天这块正在褪色的金字招牌再次被擦亮。 
    2006年,陈纪明开始发力,华天酒店推出“一二三”发展模式:一个主业,抓住酒店主业;两大领域,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三种模式,针对高星级酒店,采用非投资型托管、投资型托管和直营型酒店并驾齐驱的模式。 
    2007年,华天酒店除在湖南各地深耕之外,还在北京、武汉、长春、深圳、郑州等地开疆拓土。而在资本运作上,华天酒店主要通过一个颇有争议的湖南国际金融大厦的产权式酒店项目运作,使得公司业绩增长100%。于是,公司股价更是从2006年3月的不到3元,猛涨到2007年3月的超过30元,之后每10股转增10股,将股本摊大也将股价自然落体至正常位置。 
    至此,华天酒店终于从一个偏居湖南一隅的小型上市公司,一跃成为旅游行业的一线热门股票,陈纪明的旅游湘军骁勇善战,全行业闻名遐迩。
“过去18年,华天一直以租赁和托管方式进行品牌扩张。但一个无法逾越的阻碍和屏障是,在品牌托管中,与合作方的矛盾难以调和。同时,品牌托管与自持物业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精力难分伯仲,不相上下。” 
    陈纪明在与人合作时产生的不痛快,湖南华雅大酒店当数典型一例。长沙土地大亨李伟军高调延请华天入场管理超豪华的华雅大酒店,后来却将其管理团队策反保留,再将华天品牌请出华雅。“而今,华天的品牌价值获得认同、融资渠道更为广阔,采取资产扩张的方式,对于华天显然更加有利。” 
    经此折腾之后,在公司最主要业务高星级酒店领域,华天酒店走上了一条自营扩张之路,并且在其过程中,推出了“酒店+地产”的模式。在地产业繁荣的阶段,华天这个策略收效不菲,但及至地产市场萧条之时,这个模式显然无法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流,以供连环的酒店收购之需。 
    华天酒店目前拥有6家自营的五星级酒店,这在国内A股上市公司里已经排到第一。陈纪明如今一肩双挑,有利于将集团优质酒店资产和旅游资源整合进上市公司,这将使得湖南人关于旅游业龙头——华天酒店——迈入全国行业前三甲的梦想更加清晰可期。 
    但要实现这个宏图,资金是最现实的渴求,管理是最关键的考验。 
    陈纪明终于不用像以前一样畏手畏脚做企业了,如果他要登顶,就得像湖南人一样擅长资本运作,像江浙人一样精于企业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