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即改革时机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型酒店遭遇寒冬在2008年最后一季度已经有了预警。对房间出租率的下降幅度,业内人士的估计为5个百分点。 
    在1月底的采访中,季琦修正了这个数字。在上海、北京,原本他估计为5个点,但实际是5-10个百分点。 
    在今年的1月到2月,在传统淡季中,包括如家,“7天”,汉庭酒店都进行了促销。在本报采访中,各家公司给出各种解释,但唯一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其促销力度较往年大得多。 
    季琦判断,到三四月份,整个市场就会回暖,不再需要促销拉动。靠酒店行业的自身规律,汉庭有望回到去年年中的水平。 
    “你看我担心么?我一点也不担心,我还充满信心。”季琦说。他的理由在于,市场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来30%左右的税前利润掉到29%而已。”特别是未来租金的下降,能进一步缓解企业的压力。 
    环境的变化对于汉庭客源的影响分成两部分:在中西部,汉庭收入并没有下滑,反而略有增长;在客源非常多元化的大城市,可能失去约20%的客源。 
    季琦的态度非常乐观。他相信随着市场转暖,因为经济下滑而丢失的一部分客源可能重返,这包括贸易人群、旅游人群、和会议人群等。 
    另一部分,原本中高档酒店的客人将补充到现有客源中。 
    “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挺好的,外面每年8%以上的通胀,但(钱)放在我这里,每年至少15%的回报。” 
    即使外部环境的回暖并没有季琦鼓吹的那么乐观,这不失为汉庭进行内部调整的好机会。危机时刻,改革的成本总比以往要低。 
    但汉庭在扩张中也犯过一些错误。 
    在媒体上,季琦很爱举义乌的例子,因为这是他认为“犯错误的地方”。 
    义乌的客源单一,以外贸人群为主。自从制造业受到冲击之后,客流急剧减少。而在义乌旅游,亲友探访的流动人口较少,导致汉庭辛苦了一年多,业绩还是没能做上去。 
    比如在武汉,特别是在汉口最繁华的两三公里的区域内,由于租金都在1元/平方米以下,成为抢手地段,“7天”,如家,汉庭积极布点,其结果?“反而把生意做烂了。”
9 7 1 2 : | (本文已被浏览 4447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