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上,百时快捷也尽量缩减。例如,在每层楼都用门禁系统加强安全管理。客房内没有电话、酒店内没有任何附加设施,这在减少设备投入的同时,还使得客人无其它消费,在办理入住时就可以把既定房费付掉,离开时只需归还房卡,这样也可以节约人工。 
    2008年,汉庭也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等大众消费者的百元酒店“汉庭客栈”,同样在房间面积、人工成本等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但到目前,汉庭客栈的试验在汉庭还没有明显结论,据说汉庭2009年也没有对百元店的推进计划。  放弃收购七斗星也有压力 
    尽管锦江之星把当下的金融危机视为推出百时快捷的良机,但经济危机也的确影响了锦江之星的生意。 
    锦江酒店(2006.HK)是锦江之星的大股东,据其200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锦江之星去年上半年的平均入住率为71%。 
    2009年1月,锦江之星推出“有史以来最大的优惠幅度”,全国200多家连锁店同时参与,活动期间每间客房可以优惠10到60元。 
    这种促销被锦江之星的高层视为“随潮流”,“大家都有优惠措施,锦江之星一点优惠措施都没有,也不好。” 
    “我们主要还是讲究品质,越是这个时候,我们服务要好,什么都要好,主要还是靠品质来吸引客人。”徐祖荣强调。 
    在普凯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姚继平看来,经济型酒店本来可以发展得很好。但在中国,很多事情做好了,就疯了,模仿者争相进入。因为都需要资金,大多数经济型酒店开始还可以做到基本维持,不过现在维持也很难,一些经济型酒店甚至变得比较脏。 
    2007年初,锦江之星的两大股东锦江酒店(2006.HK)和锦江股份(600754)分别出资11亿元和2.75亿元注入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并由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锦江之星的布点工作。 
    锦江之星一位高层曾透露,截至2007年9月,这笔投资已经花掉一半。但徐祖荣称,这笔钱至今“还没有用完,大概(持续)今年、明年差不多。”对于2005年以来迅速扩张的经济型酒店而言,有些已经“吃”下太多,2009年如果不放慢脚步,甚至可能会有消化不良而致死的风险。 
    截至2008年12月底,锦江之星的店铺已遍布全国97个城市,共拥有354家连锁店,客房总数达4.6万间。 
    财报显示,至2008年12月31日,后起之秀如家在全国共有471家酒店投入运营,共有5.5578万间客房。 
    锦江之星的扩张速度受到了其对物业租金测算标准的影响。 
    对租金的预估,锦江之星主要考虑,第一,对市场的预估。第二,装修改造成本。这两块出来以后租金的多少就决定回报期。 
    “如果达不到收回成本期的要求,我们就不会去做。”陈文哲认为,锦江之星此前的慢速度现在看来反而是做对了。 
    徐祖荣不是第一次讲七斗星的例子。 
    当年七斗星出售时,锦江之星是潜在的买家之一。 
    但徐祖荣表示,在评估了七斗星的产品、品牌之后,他们主动放弃了。 
    2007年10月,如家以3.4亿元的价格100%收购七斗星,整合完成后,如家的酒店数量超过330家,此次收购也成为近年来国内经济性酒店行业最大的收购案。 
    2007年第四季度,如家净亏损1520万元,收购七斗星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直到今天,如家对七斗星何时能实现盈利拐点也未能给出时间表。 
    “当时我们也刚上市融了十多个亿,也知道不去拿这个项目可能会让外界感觉锦江之星被如家超出了,老大的位置没有了。”徐祖荣称,“我们能够放弃,说明锦江还是非常理智的。” 
9 7 1 2 3 8 : | (本文已被浏览 6771 次) |
|